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人找车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国学典藏之如何求静

    刘忠祥     2018-08-16 14:59:49     浏览:2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刘忠祥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

    有人问为何求静?


    师父答:

    静能生慧


    含义:

    静能生慧:在平和安静之中才可以增长智慧。


    佛家语:"灵台清静,静能生慧,慧能生智。”

    道家也说 "静能生定,定能生慧 ."

    儒家亦认为“静能生慧”。


    来历:

    1《昭德新编》:水静极则形象明,心静极则智慧生。

    2《延乎答问录》:盖心下热闹,如何看得道路出?须是静,方看得出。所谓静坐,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,则道理始出。道理即出则心下愈明静矣。

    3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

    4《本草经注》:静者寿,躁者夭。

    躁而不能养,减寿;

    静而能养,延年。

    5《大学》: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静;静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虑;虑而后能得。

    6《弟子规》:

    斗闹场,绝勿近。


    总之,儒家、佛家、道家都认为:

    “静能生慧”,

    “静能开悟”,

    “静能正道”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